


1年躺赚300多万!这类低价房,是“漏”还是“坑”?
提到买房“捡漏”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法拍房。
这不,最近就有人拍到了金融城中海城南华府的一套法拍房,成功“躺赚”300多万。
去年同户型法拍成交价1348万
竞得人成功“捡漏”300万+
2月13日,高新区成汉南路366号8栋1单元2602号房屋成功拍出,该场拍卖共吸引8人报名,竞价36轮,13651次围观,最终成交价为1022万。
据悉,该套房屋所属小区为中海城南华府,房屋建面约254.22㎡,户型为5室2厅2卫。
该小区位于金融城板块,是片区的豪宅代表楼盘之一。
1022万的成交价并不算低,那么为什么说它是“捡漏”呢?
一方面,从该小区挂牌价来看,目前在贝壳找房平台上,同户型房源的挂牌总价最低也要1360万。
至于成交价,小区在23年5月成交了一套面积大小差不多的房源,彼时成交总价为1460万。
另一方面,即便是在价格相对低廉的法拍市场,去年位于同一楼栋同一单元同户型的法拍成交价也达到了约1348万。
由此可见,不管是对比正常市场价,还是法拍价,新业主怎么看都算得上是捡漏成功,相比去年的上一位法拍买家,至少节省了300多万。
天府五街公寓“骨折价”起拍
去年成都法拍住宅均价5800元/㎡
无独有偶,近日高新区天府五街附近的JR花漾锦江公寓也正有一批房源正在公开拍卖。
下拉详情页显示,拍卖周期为1月17日10时至3月18日10时,竞价规则为“一旦有人出价,即进入24小时倒计时”。
其中,起拍价最低的一套房源约139万元,建面约126平,评估价约248万元,也就是说,起拍价基本是评估价的5.6折。
要知道,2017年9月首次开盘时,项目的销售均价还在3万/平左右,如今起拍价仅约1万/平,相当于打了个“骨折”。
此外,大名鼎鼎的中国四大神盘之一的麓湖生态城,也曾因一业主3折卖别墅而引发热议。
去年11月,麓湖生态城一套稀缺游艇码头别墅进行挂牌拍卖,市场价4200万,起拍价仅888万,相当于2折起拍。
不仅如此,只要竞得就送价值5万的“三亚豪华海陆空4日游”。
最终这套房子吸引了超15万人围观,37人报名,经过712次出价,最终被神秘大佬以3120万元竞得,其竞拍刺激程度让人大开眼界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楼盘流入法拍市场,法拍房,这种小众的形式,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大家认可接受。
以成都为例,作为全国法拍房库存大户,2024年成都法拍住宅成交均价约5801元/平,显著低于新房(2万/㎡)和二手房(1.38万/㎡)的价格,对于购房者来说是极大的诱惑。
再加上房源类型丰富、不限购等优势,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刚需朋友种草了法拍房,并对法拍房跃跃欲试了。
但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,虽然价格是真的香,但并不是所有法拍房都能碰,甚至一些房源在拍卖后还存在纠纷等风险!
所以,通通建议,重点关注这两点:
1、“干净”
即竞拍的法拍房没有债务、租赁等外因干扰,债券人(业主)仅仅是因大环境不好,不得已断供的普通人。
线上拍卖网站,会在竞拍详情页,写明房子的使用现状,比如出租与否、腾空与否、是否拖欠物业生活费等,比起之前流程内容更加透明公平,方便普通人了解法拍房详情。
2、“价格”
当前市场中,房源价格已经非常透明,参拍之前可以在拍卖网站上查看过往拍出的房源,多对比成交价和二手房,就可以差不多评估出来自己的出价范围。
要格外警惕的是,法拍房的价格越香,坑或许也就越多,常见的有以下5种,在关注法拍房的朋友赶紧做好笔记。
1、货不对板
比如房子内部瑕疵、屋内非正常死亡、学位占用等。这些有时候在线上平台会公示出来,有时候会隐藏,房源价差越大,问题就越严重。
一般在拍卖前,法院会组织有意向的买受人去实地看房。在看房的过程中,大家可以去看看房源质量问题、或问一些没有公示出来的隐藏信息。
但这个过程是面向所有竞拍人,并不能做到一对一,所以在看房前,建议大家提前线下踩点或花钱调查。
2、隐藏的费用
“买卖不破租赁”也是一大坑,如果你买的法拍房正好在租赁期,就需要等到租赁结束才能收房,如果是短租都还好,要是遇到个3-5年的长租,只得自认倒霉了。
好在现在的线上法拍平台,都会在详情中表明“是否有租赁”,还会对其它隐藏费用比如物业费、供暖费是否欠费等进行公示,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我们掉坑里。
像上述的JR花漾锦江公寓,就标明了拍得后买受人还需补交2万至4万元不等的物业欠费。
3、房子腾退、原房主问题
3、房子腾退、原房主问题
其三,法拍房还有一大坑,也是我们比较怕的一点:原房主腾退问题。
很多房主房子走到法拍这条路,背后都有一段悲伤的故事。离开自己用血汗换来、住了多年的房子,都会有情绪。
理智一点的,还能配合腾退,最多和你发发牢骚;不理智的,直接就耍赖了,比如有人直接让70岁老人住在房子里死活不退;有人把精装房的地砖扣了、连门都拆了……
而且,更恐怖的还有,由于很多房主都是债务缠身,所以即使你交房了,过后或许也会出现要债客户上门的情况。
有网友分享自己被原房主债主敲门的经历,真的有点吓人,后面他想了个招:在门上张贴了一个公告,表明这套房子已法拍抵押,房主已换,还详细标明了自己法拍的全部流程信息,后面才消停。
4、信息差陷阱:法拍的中介骗局
大家去小红薯搜一搜法拍房,出来大多数的链接都是法拍中介的科普和法拍故事,很多法拍中介以“低价”的法拍房做吸引,然后等你咨询来上钩。
有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,苦笑表明:
“除了跟法拍房斗智斗勇,还要跟这些中介斗智斗勇。”“很多中介喜欢把法拍房简化成二手房,其实两者的风险根本不对等。”“中介知道的信息,可能并不比法院多。”
还有网友曝光了自己“被成都某个自称教育博主(实则是房产中介)的人欺骗,博主拿一套法拍房为诱饵,签了五个买家。光是一套房的中介费就收七八万乃至更多”的惨痛经历。
5、冲动消费,竞拍现场出价上头
最后,法拍房还有一注意事项:不要上头。
一旦上了拍卖场,就很难做出完全理性的抉择。在竞价机制中那无法克制的欲望和赌博心理,都在考验人性。
据线上法拍网显示,曾有一套龙湖世纪峰景的房子,起拍价196.29万,折合单价约2万/㎡。有18人报名,2万人围观,延时竞拍了572次,最终成交价302.61万,溢价了106万。
位于新都大丰的一套“凶宅”,注明了“原屋主在屋内非正常死亡”,依然引发15位同志争抢,最终价格只比市场价便宜了10%……
捡漏真香盘永远是个例,甚至反而会出现“起拍价越低,成交价越高”的情况,所以如果没有专业人士辅助,个人并不建议普通人碰法拍房。
低价,是法拍房最惹眼的标签,但背后,却是理性与风险的较量。
建议所有种草了法拍房的朋友,一定要提前做好做足功课,下手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。










